痛人堂——令人心痛的动物药品!

鹿茸——“第七畜”的悲哀

中国传统医学药典中有记载各种来自于鹿科动物的药品,包括鹿角、鹿茸(幼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鹿鞭(雄性生殖器)、鹿筋(鹿四肢的筋)、鹿血、鹿肉、鹿胎、鹿脂、鹿尾、鹿骨、鹿皮等,俗称“鹿的全身是宝”,这些药品大都取自梅花鹿、马鹿和白唇鹿等。

梅花鹿在1989年被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高度濒危,1996年列入《国际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濒危级濒危物种,1998年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列为濒危级。

2000年时,我国野生梅花鹿的7个亚种中约至少有2个亚种已经绝灭,残留的各亚种被分隔在相距很远的地区,估计全国还残存1,500 只左右。虽然现已在四川和江西建立了两个梅花鹿自然保护区,临安的种群也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保护,但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现存各亚种栖息地的质量和面积继续有衰减,偷猎时有发生,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与之相反,中国人工饲养的梅花鹿数量相对较多。1992年时,全国饲养的梅花鹿已达35万头。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有9,465家大小不等的养殖场共圈养繁殖梅花鹿45万多头

此外,马鹿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唇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野生的马鹿估计为13万头 ,人工养殖可能在20万头以上 。中国野生白唇鹿的数量估计在7000头左右(1998),人工饲养数量在1000至1500头(2007)。

中国曾是鹿类最丰富的国家,共3科、4亚科、23种、38个亚种,占世界鹿类48种的45.8%,达鹿类总数的一半,被称为是“鹿类动物地理分布及系统进化的主要地区”。中国也是一个鹿类化石极其丰富的国家,共5科、7亚科、84种(至1974年为止),据推断,鹿类的起源及进化中心可能在中国华北平原

中国自商周时代就开始养鹿,自清代开始以经济目的饲养梅花鹿,1949年以后开始大规模驯养繁殖

时至今日,世界鹿类动物的饲养总量已近500至800万头,品种包括梅花鹿、马鹿和白唇鹿等,饲养方式有放养、圈养或放养与圈养结合等 。养鹿业发展较快的国家有新西兰、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等。

中国人有“六畜”之说,包括马、牛、羊、鸡、狗和猪等这些已被古人驯化的动物。如果说有“第七畜”的话,那一定是鹿了。在世界排名在先的五个养鹿大国中,中国排名第四。其中,排在前两名的新西兰和俄罗斯都是野生鹿相对过剩的国家,而北美(加拿大和美国)的野生马鹿目前有100万头(RMEF.org)。在五大养鹿国中,中国驯养鹿的历史最为悠久,也是野生鹿数量最少的国家、主要野生鹿品种濒危的国家,以及唯一一个鹿养殖业没有庞大的野生鹿群支持的国家。

这就是“第七畜”的悲哀,它再一次告诉人们,以经济目的人工驯养野生动物,与保护野生动物没有直接关系。那种认为通过人工饲养能够挽救濒危野生动物的观点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神话。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