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人堂——令人心痛的动物药品!

活熊取胆——让人们知道了“赶尽杀绝”还不是最恐怖的

亚洲黑熊是食肉目熊科的哺乳动物,分布在从伊朗到日本以及东南亚的整个亚洲地区,是世界八大种熊类之一,它性情温顺,因为胸前长有新月形的金毛,又被称为月熊。

亚洲黑熊1979年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也是国家二级濒危保护动物。

亚洲黑熊的一个亚种,俾路支黑熊生活在巴基斯坦南部及伊朗俾路支斯坦地区的荆棘旱生林中,自1996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列为极度濒危等级。

世界上共有8种熊受人类猎杀的威胁,其中7种受到熊胆贸易的威胁。熊的毛皮、胆囊、熊掌以及其它身体部位,被销售给中药和野味食物市场。

早在在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收录熊脂的药物。后在大约唐宋时期的古籍开始有记载熊掌的药用,而在更多的中医古籍中也记载了熊胆的功效。

2012年06月26日,南宁市森林公安局近期成功破获一起特大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团伙案,缴获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穿山甲343只、黑熊熊掌141只(被害黑熊至少43只)、鹰嘴龟冻体37只、疑似黑熊肉20公斤,涉案金额高达2000万元。

—— 南宁破获一起特大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2012年6月,新华网

当熊掌被录入药典的时候,意味着熊有一天可能会被“赶尽杀绝”。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事情,当熊胆被录入药典的时候,那意味着熊将会生不如死,只因为人们发明了“活熊取胆”技术。

在亚洲有超过1万头黑熊被囚禁在养熊场狭窄的铁笼内,被人以残忍的方法抽取胆汁用于传统医药。

1983年,朝鲜发明了活熊取胆的技术,养熊业因此产生。在此之前,人得到熊胆的惟一办法就是剖腹取胆,一命换一胆。

活熊取胆的残忍在于:不取黑熊性命,却能让它痛苦得生不如死。如果不是看到这样的记实资料,我实在难以想象活熊取胆有多么残暴,堪比古代暴君的酷刑:用一根长10cm-20cm不等的金属或橡胶质地导管穿过腹壁直插胆囊,胆汁便顺着这根导管汩汩抽出,一般一天抽两次。为增加胆汁的流出量,熊场会用特制的针管扎进胆囊取胆汁,疼得惨嚎的熊会把自己抓得血肉模糊,甚至将内脏拉扯出来。为了防止伤口愈合,人们会不时挑拨创口,为阻止黑熊自己拔开抽管,还会给它们穿上重达10公斤的铁马甲。

1996年林业部下达了使用无管引流的通知——不再允许使用金属管或者铁马甲,改用肠衣在熊腹部开个肉管道直通胆囊进行引流。然而黑熊的痛苦并未因此减少。无管引流在黑熊的腹壁留下一个长期的开放性创口,极易造成感染,不断流出的胆汁还会使黑熊的皮肤溃疡。没有准确插入胆囊的器具还会直刺腹腔,造成肝脏破裂。几乎所有的取胆熊,都有落下精神病根儿,不停摇晃脑袋,从此形成习惯不能自已。

因为黑熊取胆是早晚各一次,如果放养会降低效率。很多养熊户便将黑熊长期囚禁于狭窄的铁笼中,从它三岁开始取胆至死,历时十五至二十年。

亚洲黑熊的正常寿命约30年,而大部分活体取胆的熊自小被关入狭窄的牢笼,每天取胆入药,再加上取胆手术技术低劣,他们只能存活10年,相当于正常寿命的1/3。

被抽的是如此矜贵的胆汁,黑熊们吃的又是什么呢?玉米,就是黑熊最主要的口粮。大熊每天吃两顿,一顿吃一脸盆玉米糊糊。在东北,马路和院落里到处都晒满了玉米,算下来成本一月不过十几元钱。

成都军区总医院曾对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提供的取胆黑熊标本进行了病理学研究。成都军区总医院病理科主任汪盛贤的研究报告显示,通过对取胆黑熊肝脏及胆囊标本的病理学观察,100%的取胆黑熊患有不同程度的肝胆系统疾病,而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的兽医报告则显示,38%的取胆黑熊死于肝癌。活体取胆生成的胆汁可能含有肝癌和炎性细胞,为了控制炎症,黑熊被施以大剂量的抗生素,而抗生素残留的胆汁很可能对患者造成健康伤害。

—— “由动物保护组织发起的“治疗无伤害”活动在京举行”,2012年02月,京华时报

在如此血腥的事实被揭露之后,并没有唤醒中医药界的良知和同情心。

福建归真堂生物发展公司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黑熊养殖基地,自称“采用高科技人工无管引流熊胆汁技术”,“采集胆汁可在熊进食前进行,取胆汁过程熊无不适感、安全、自然”。

这家公司在2011年初的上市计划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

中国中医药协会负责人在谈及“无管引流”时说:“取胆的过程中黑熊可以正常、平静地进食。取完后把管子去掉,给漏管消毒,熊吃完东西后就能去玩了。熊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什么异样,看起来还挺舒服。”

—— “中药协回应‘活熊取胆’质疑”,2012年2月17日,中国青年报

然而,真正的专业人士却不这么说。

家首席兽医师贾幼陵对光明日报记者说:“从法律层面上讲,黑熊是否受到伤害,不能由主人来说了算,而应该由有资质的兽医,通过化验、诊断后做出判断。”

贾幼陵还说:“从科学角度,作为一个兽医,可以肯定地讲,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取胆对活熊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首先,取胆要人工造瘘。瘘就是深层组织发生病变而向体外溃破所形成的病理性管道,瘘的本身就是病。人工造瘘,本身是一种治疗手段,比如肛瘘、膀胱瘘,是因为疾病不能排出排泄物,而只能人工造一个通道。给熊造瘘,不是治病,是人工制造了一个病。造瘘时,要把胆囊与腹膜进行人工缝合并开口形成通道。这实际上就造成了脏器的粘连。后果是,熊运动时,就会“牵肠挂肚”,同时腹膜容易感染腹膜炎,又会引起其他脏器的粘连。”

“第二,胆囊是一个脏器,在腹腔里是封闭的,无菌的。造瘘后,胆囊直接暴露于空气中,百分百地会受到有害病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这是避免不了的。感染引起胆囊炎,不管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这都会造成黑熊痛疼。患过胆囊炎的病人,会有此感受。解决办法只有两个,一是给黑熊穿铁马甲,以防止黑熊受不了痛苦而自残,二是用大量抗生素或镇静剂。不论哪种方式,都比较残酷。胆囊感染即使杀菌也会有大量毒素,大量抗生素和镇静剂使用后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不安全的。”

“第三,反复取胆,造成胆道直接的物理刺激,导致胆囊息肉(肿瘤),很容易癌变。”

“第四,更重要的是,一个动物或人可以没有胆囊,但不能没有胆汁。胆汁是重要的脂肪消化液,也是体内不可缺少的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人因为疾病不得已取掉了胆,但可以通过肝脏的总胆管直接排到肠道内,还可以基本保持健康。而黑熊取胆汁一天两次,正是在黑熊进食的时候,也正是胆囊向十二指肠排送胆汁的时候,长期下去,必造成黑熊营养不良。有人说,取走胆汁,会增加肝脏对胆汁的分泌,但是80%以上的胆盐和胆汁酸再循环到肝脏作再生胆汁的原料。取走胆汁时,也直接取走了制造胆汁的原料,而且肝脏大量非正常地制造胆汁,给肝细胞也造成了极大的负担。还有,胆汁排放到小肠中,可以中和小肠中的酸性物质,没有胆汁后,很容易患十二指肠溃疡。”

贾幼陵最后说:“长期用于取胆汁的黑熊,没有健康的。这是一个非常残忍的行为。”

贾幼陵还指出:“‘活熊取胆’的手术是兽医做的,目前在法律层面上禁止这个行为还比较困难。但作为执业兽医的行为,有法律的规范,无照不能行医。行医不得伤害动物,这也是兽医起码的职业道德。因此,兽医应该抵制这种手术。”

—— 政协委员贾幼陵做客光明网谈“活熊取胆”,2012年3月5日,光明网

一位来自亚洲动物基金会四川龙桥黑熊中心的资深兽医莫妮卡说,暂且不论其它非法的活熊取胆手段,仅就无管引流而言,是把胆囊在一个原本正常的位置稍微拉开一个洞,缝合在皮肤上,因为这个瘘口的存在,取胆者可以每次用引流管从瘘口取出胆汁。

“但是,瘘口在病理学上就是一个伤口,当一个伤口存在,身体本身的组织特性会让这个伤口逐渐愈合,由于反复取胆,伤口反复生长又反复愈合,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就会产生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

莫妮卡说,一个永不愈合的创口,其实是非常的脆弱以及敏感的,除了造成熊的疼痛以外,这个创口是一个很好的细菌温床,任何细菌都有可能在这附近滋生,甚至延伸到胆囊、肝脏随之散布到身体的其他地方去。

她告诉记者,在解剖那些被无管引流取胆的黑熊内脏时,常常会发现了一些严重发炎的组织,那个地方就是取胆汁者一天三次取胆汁的地方,也是连接到胆囊的地方。此外,一个正常的胆囊本应是透明的囊状物,甚至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墨绿色的胆汁在里面。而被无管引流的黑熊胆囊会被不正常的组织所包围,它们粘连在一起,甚至连胆汁是什么颜色都看不到。

“这正是由于一些长期的发炎和感染所引起的。每一头中心拯救回来的熊,都要经过一个腹腔手术来移出这些东西,有的熊甚至严重到整个肠胃管道都被粘连了,当肠胃被粘连住了,它就无法正常消化食物了。”

从四川龙桥黑熊中心165头被使用无管引流术取胆的黑熊的后遗症统计显示,99%被使用无管引流取胆汁术的熊都患有胆囊炎,22%的熊有胆结石,有的甚至达到七八厘米大。“试想,一个0.5厘米的胆结石,就能让人痛到无法吃饭,需要每天打点滴,何况是一个如此巨大的胆结石。”莫妮卡说道。此外,11%的无管引流黑熊由于很多细菌从瘘管直接往上感染到整个胆道系统,因此胆汁受到了脓汁的污染。

—— 胡珉琦,李鹏,天然熊胆功效之争,2012年,北京科技报

关于熊胆的替代问题

俗话说:“三个抢劫的,不如一个卖药的”。从熊胆事件的前前后后来看,此话一点儿都不夸张。卖药的不仅能夺人钱财,还能夺动物之性命,置动物于生不如死的境地。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谈及熊胆的替代问题时说:如果通过其它材质、其它方法,也能研发出治病药物,那么不应该以牺牲动物作为代价。

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包括虎骨、麝香、犀角、熊胆等一些动物药和名贵药材有上千年历史。临床证明,这些药材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无法替代。

—— 范旭光,郭少峰,卫生部部长回应“活熊取胆”,2012年2月24日,南京日报

归真堂表示:“现在所说的替代品其实就是类效品,由于熊胆天然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其综合功效不能被中草药或是人工合成产品完全替代,并且其在中药配伍药物及临床治疗方面都具有独特疗效。”

—— 归真堂:熊胆不能被人工合成产品完全替代,2012年2月24日,财经网

(中药协负责人)房书亭表示,西医提出的熊胆有效成分“熊去氧胆酸”不能代替熊胆的全部功效,已经有科研单位在临床上验证过。

房书亭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研究所就在国家资助下研究人工熊胆,发现有一定相似功效,但还有待专家从药理、药化、代谢等方面全面研究。

到目前为止,这项研究还在进展过程中,不过即便研究成功,和天然熊胆在临床上仍是有差异的。一个例子是,我们知道安宫牛黄丸,里面有天然牛黄,麝香,屡屡产生奇效,而人工代替后就达不到。

—— 刘夏,中药协:熊胆制品不可替代,2012年2月17日,新京报

但那些在基层行医治病的医生怎么说呢。

中国著名中医学家刘正才教授:“我做中医已经有40多年了,从来没用过熊胆。现在我们有50多种中草药及人工合成药品可以替代熊胆,效果一样。再没有这个必要让黑熊受罪了。”

—— 熊胆替代品,亚洲动物基金会

江苏省名中医、省中医院国家重点专科急诊基地主任奚兆庆告诉记者,熊胆是名贵中药,中医认为有清热、解毒、镇静等作用,用于治疗高热、惊厥等症。由于历来是名贵中药,中医对其药性研究比较深入,而由于资源稀缺,也不在一般的中药里出现。

“我从医38年了,还没开过含熊胆的处方。”奚兆庆说,目前临床上,以熊胆入药的已非常少,一般在中成药中使用。不过,含有熊胆成分的中成药也很少,他也没开出过此类药物。

奚兆庆表示,熊胆可治的几个特定病种,如高热、惊厥等,并不一定要用熊胆才能治疗。“中医还有些其它人工的、合成的药物,以及西医的静脉输液等都能治,其它一些治疗手段,也在完善和增加。”他说,例如针灸、推拿等也能达到息风止痉的作用。

—— 查金忠,从医38年的名中医从未开过“熊胆”这味药,2012年03月05日,新京报

人吃药的目的是为了治病,不是为了吃药而吃药。熊胆用不了,为什么不能用其它药和治疗方法呢,病治好了不就行了吗?

据中投顾问医药行业分析师郭凡礼透露,熊胆药品领域的利润高达75%。“这降低了业内寻找取代药品的积极性。”

—— 胡珉琦,熊胆药品利润竟高达75%,2012年,北京科技报

此投资分析师的话一语道破了熊胆替代问题的实质,也揭示了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卖药的和行医治病的医生有着不同的看法——因为他们的目标不同,一个是为了赚钱,一个是为了治病。

说白了,熊胆能不能替代问题,其实跟患者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对于患者来说,没有熊胆,病照样能治。但对于归真堂和熊来说,则是生和死,或者生不如死的问题。

参考资料:

纪录片《月亮熊》,导演:熊君慧、涂俏、陈远中

熊胆梦魇,腾讯坎昆会议专题